目前,结核病仍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可防治的感染性疾病。结核性胸腔积液是肺外结核中常见的形式,仅次于淋巴结结核。在结核病人中,大约有5%会发生结核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是什么?
结核性胸膜炎的产生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到达胸膜;二是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增高。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形成胸膜腔,正常情况下呈负压状态,有生理性液体(约0.3ml/kg)起润滑作用。机体在高敏状态下,结核菌和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时,就会迅速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
一、结核菌到达胸膜的途径:
(一)淋巴播散:肺门或纵隔的淋巴结有结核时,淋巴结肿大、压迫影响淋巴液回流,由于引流的障碍导致淋巴液逆流,结核菌直接到达胸膜,发生胸膜炎;
(二)血行播散:任何部位的结核病灶的浸润和破坏使结核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结核菌的血行播散,侵犯胸膜时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
(三)直接蔓延:临近胸膜的肺内结核病灶、肋骨、胸骨和脊柱的结核病灶、椎旁寒性脓肿、胸壁结核等病灶中的结核菌直接蔓延至胸膜。
二、胸腔积液的形成:
研究表明,胸腔积液主要产生于胸腔尖顶区壁层胸膜。正常状态下,由于胸膜腔压力存在一个垂直梯度,胸腔积液自胸腔顶区产生后向胸腔底部的方向流动、主要由横膈面和纵隔面壁层胸膜上的淋巴孔重吸收后排出。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对胸腔积液的形成和吸收几乎不起作用,壁层胸膜淋巴的清除力随胸腔积液的增加而增强。胸膜发生炎症时,一方面胸腔积液分泌大量增加,超出最大胸膜淋巴流量,同时结核性肉芽肿压迫胸膜淋巴管网或淋巴管病理阻塞,导致排出量降低,造成胸腔积液积聚。
了解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在治疗方面,目前有临床特效验方治疗胸膜炎,效果备受患者们好评。
临床奇效验方椒目葶苈汤,结核性胸膜炎的克星
中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较好,临床奇效验方椒目葶苈汤是孔彪儒教授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十几种名贵中草药,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复方制剂。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标本兼治,治愈后不在复发,因此无需长期用药。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临床奇效验方椒目葶苈汤是孔教授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十几种名贵中草药,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