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 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可当有人问起:“肺心病,到底是心不好,还是肺不好呢?” 大部分人却答不上来。有人说,名字里带 “肺”,肯定是肺出了问题;也有人觉得,“心病” 才是关键。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肺心病的神秘面纱,看看它背后的心与肺的 “纠葛”。
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它的发病过程就像是一场心肺之间的 “蝴蝶效应”。一切的根源,往往始于肺部的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尘肺等,这些肺部疾病会让肺泡、支气管等结构和功能受损。当肺部病变发生,气体交换就会出现障碍,氧气难以充分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无法顺利排出。为了维持身体的氧供,肺动脉压力会不断升高,而这就像给心脏施加了巨大的 “压力包袱”。
心脏中的右心室,原本只负责将全身回流的静脉血泵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可面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必须加倍 “努力工作”,通过增厚心肌来维持泵血功能。久而久之,右心室不堪重负,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这就是肺心病的形成过程。所以,肺心病既不是单纯的心不好,也不是单纯的肺不好,而是肺部疾病长期发展,引发心脏病变,是心肺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结果。
肺心病在不同阶段,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在肺、心功能代偿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原发肺部疾病的症状,比如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等。
随着病情进展,进入肺、心功能失代偿期,除了肺部症状加重外,心脏方面的症状也会凸显。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即使休息时也感觉气不够用,还会伴有发绀(嘴唇、指甲等部位发紫);由于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全身水肿,肝脏肿大、压痛,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肺心病不是简单的心或肺某一方的问题,而是心肺同病的复杂病症。了解它的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肺心病治疗需要科学选择科室,进行规范管理,但在西医药治疗之外,许多患者也在思考:有没有更温和、能改善整体体质的治疗方法?其实,中药治疗肺心病正逐渐成为新的选择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入手,既能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又能增强免疫力、减轻心脏负担。